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媒体聚焦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媒体聚焦 -> 正文

【襄阳日报】他用4年时间完成“华丽转身”

发布时间:2025-07-03  来源:  点击:

2025-07-03 00:00

作者:刘睎菁

江彬(右)和老师刘呈呈

□全媒体记者刘睎菁 通讯员马红玲 文/摄

“岁月不负少年志,旗开得胜终有时。”这是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生江彬的座右铭。

从工科“小白”,到专业成绩排名年级第一,再到手握多项学科竞赛国家级和省级荣誉……江彬用4年时间完成了“华丽转身”,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。

转专业立志当机械工程师

江彬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中考时,江彬以420分的分数进入利川市胜利高中,在年级排名倒数。高二时,在老师的建议下,江彬选择了历史类方向。

此后,江彬奋发图强,到了高二下学期,成绩进入年级前五名,还多次成为年级第一。但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玩笑,高考时,他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。

“进入大学,我可以重新开始!”江彬安慰自己说。他选择进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就读。2021年秋进入大学后,江彬开启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。但很快他发现,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。

于是,江彬冷静下来,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思考,考虑到自己的数学成绩不错,心中便萌生出成为机械工程师的想法。

于是,江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转专业,从学前教育专业转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。

以赛促学助力成绩提升

从零开始学习专业知识,江彬深知挑战巨大。他明白,新的环境带来新的目标,首先就是不能挂科,同时要取得更好的成绩,争取拿到奖学金。

在学习中,江彬为自己制定了“三步攻坚法”:课前预习,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;上课认真听讲,积极参与互动;课后先和同学讨论,若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就去办公室追着老师提问。

“那时我竞聘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办公室助理,和老师进行交流更方便了,遇到不懂的地方,我会四处请教,直到彻底搞懂为止。”江彬说。

学习过程中,江彬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很多帮助,这让他深受感动,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决心。同时,江彬还参加了学校的“伯乐工程”项目,在老师刘呈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,以赛促学,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

进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后,江彬便做好了大学4年的规划。大一阶段,积极适应大学生活,了解专业体系,注重学业成绩,加入社团锻炼沟通能力,跟着学长、学姐参加比赛积累经验。大二阶段,积极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,平均学分绩点保持在3.5以上,参加学科竞赛,培养自主独立性,寒暑假积极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兼职或实习。大三阶段,继续参加比赛,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,若决定考研,寒假就开始背考研英语单词。大四阶段,完成毕业论文,争取取得优秀成绩,同时认真准备考研复试。

正是凭借着清晰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,江彬大学4年专业成绩排名年级第一,平均学分绩点4.13(平均成绩91.3分),高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。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,荣获国家级荣誉6项、省级荣誉12项,还在大学期间获得了9项专利(含正在授权)。

自律为桨考研“上岸”

大三伊始,江彬锚定考研目标,并制定精细化的备考策略。知道英语是自己的短板,江彬从寒假起就开始背考研英语单词,为考研做准备。

正式备考期间,江彬每天早上8点到图书馆,学到晚上10点闭馆。

面对需要学习的大量内容,江彬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,搜索相关课程,把知识弄懂学透。

既要准备考研,又要参加比赛,时间怎么安排?江彬说,他会比较事情的轻重缓急,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进行放松,避免养成惰性。

面对考研的压力和挑战,江彬没有退缩,而是勇往直前。他时刻告诉自己:“我可以,我一定能行,我可以做得更好。”

江彬参加考研复试时,导师直言:“我们更看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江彬获得专利和参加竞赛的经历,正是工程硕士培养需要的潜质。”

今年4月初,江彬成功被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录取。

“以后如果有机会,我想继续攻读博士。”江彬说。

上一条:【中国网】暑托张湖融束光,七彩爱心共护航

下一条:【中国网】暑托张湖融束光,七彩爱心共护航